搭乘江之電從長谷駛下車跟著遊人走即可抵達,為何這麼說?真的很多遊客啊!
以木造長谷觀音聞名,奉的主神是十一面觀音菩薩像(長谷觀音),觀音立像約9公尺是日本第一大木製佛像。相傳是西元721年大和的長谷寺裡,由德道上人雕刻而成,完成後將觀音像投入海中,祈願祂在有緣之地出現。到了西元736年,這尊觀音在相模國的三浦半島被人發現後,便被移置到鎌倉,於是就有了鎌倉的長谷寺。
長谷寺大門前翠綠的松樹與紅色燈籠相呼應,是每個遊客必拍的景點。
境內從山腳下到半山腰的區域稱作「下境內」,半山腰以上的區域則稱作「上境內」。下境內有池泉回遊式庭園,景色相當地漂亮。
從池畔的石子階梯向上前進就可以到達上境內,在這除了供人祭拜十一面長谷觀音菩薩本尊像的觀音堂之外,還有阿彌陀堂、經藏、鐘樓等廟堂佇立。
從寺內的見晴台可眺望鎌倉的海景和街景。
離開長谷寺後,繼續跟著遊人走,通過許多禮品店、飲食店後,就能抵達高德院,也是鐮倉最著名的景點,高11.5公尺,重121噸的鎌倉大佛就安座於此。
鎌倉大佛是高德院的主佛,也是日本三大佛像之一。原本大佛是安置在佛殿內的,但因為大地震及強風重蓋了好幾次大佛殿,室町時代中期後就不再蓋大佛殿,大佛因此成了「露天大佛」。
銅綠大佛盤腿閉目端坐,是鐮倉被指定為國寶的佛像。
結構是中空的,遊客可付費從佛像背後底部入內參觀。
只是大佛…有駝背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