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由橘島上紅色的朝霧橋散步,即可走到宇治川的對岸,對岸即是宇治神社,而橋畔則是「宇治十帖」之一。因源氏物語最終十帖,並非由原作者所寫,但是因為故事情節牽涉到宇治,聰明的宇治人便將此發展成重要的觀光資源,讓遊人來尋訪所謂的「宇治十帖」。
宇治神社是個小神社,鳥居後面就是整個神社。古代稱為離宮明神、離宮八幡,而在明治維新之前,則被稱作離宮下社。其正殿為鎌倉時代所建,祭祀著應神天皇皇子菟道稚郎子。
順著宇治神社再往內則可到世界文化遺產「宇治上神社」。
平安時代時,宇治神社(下社)與宇治上神社(上社)合稱為「宇治鎮守明神」。神社內的規模不大,很難想像這也是世界文化遺產!原來是因為建於平安時代的宇治上神社,其本殿是日本最古老的神社建築。
進入神社后,首先看到是拜殿,前方有兩個小堆土,叫「清め砂」,通常清め砂是在蓋房子時,將之埋在地基下,或遍灑於房子四圍,具有驅鬼、避邪的作用。而在此的清め砂代表著神明降臨時立足之地。
神社門後的石燈籠,經歷過歲月的痕跡
神社內有一眼泉水,稱之為【桐原水】,是古傳宇治七眼名水之一,也是現存唯一的古名泉。
這裡販售的御守是可愛的兔子喔!
本殿則是在拜殿之後方。本殿內則是祭奉應神天皇和倆位皇太子。
在這裡看到了七五三受付的旗幟,也看到穿著和服的小朋友,回來後查資料才知道原來是 「七五三詣 」。七五三詣是日本小朋友的節日。兒童於出生後的30天至100天內要到神社拜拜,當男女童成長到到了三歲或是男童五歲、女童七歲時,當年的11月15日要去神社參拜,感謝神祇保佑,並祈願兒童健康成長。看來天下的父母都是很疼愛小孩的。